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
商家投诉→ 广告售后处理 ←

走进“徽州烟庄” 感受“前店后坊”

很多去黄山市旅游的人,必然会去位于市中心的屯溪老街,几百幢“前店后坊”形式的徽州古商铺,虽然早已不再经营当年的货物,但是临街为店面、后为加工作坊的形式却一直保留,诸如一些糕点作坊、菜馆等店铺依旧能见到“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

古徽州多山少地,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所以在土地的使用上,古徽州人一直精打细算,尤其在屯溪老街这样的黄金地段上。这便造就了屯溪老街“三多”的特色:巷子多,一条一公里长的小街,竟有十八条小巷;二层店铺多,280家店铺多为二层徽州建筑;前店后坊多,前店后坊形制的建筑体量达10多万平方米,由此可见前店后坊经营模式在徽州古街上的兴盛。

前店后坊在徽州大地上的兴盛,除了土地制约因素以外,也展现着徽州商人经营的智慧。从现今保留的前店后坊式店铺的内部结构看,既有沿街开敞式和内天井式,也有前店后户或前店后仓等形式。这样的设计方便货物的及时加工、店员24小时管理以及货物及时供应等,内天井形制的店铺有的二进二厢,有的三进三厢,四周的走廊连接成天井,寓含“四水归堂”和“肥水不外流”的聚财之意。店堂一般都较深,前店营业,内厢加工或储存货物,有的则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临街的店面,朱漆木板大排门可以灵便装卸,早晨卸下,晚上安好,确保了有限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明朝嘉靖年间,徽州屯溪老街已初具规模,是中国著名茶市之一,到清朝末年,屯溪老街已发展为钱庄、瓷器、茶叶、黄烟、酒楼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了。清代,屯溪老街上,就开设有烟丝店、厂、作坊等工业企业。其中创建于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的“苏聚和烟庄”,和创建于民国27年(1938年)的屯溪“太和昌烟店”便是“前店后坊”式徽州烟庄代表。苏聚和烟庄烟丝质量上乘,做工考究,讲究配方工艺,烟丝包装也十分精美。所生产的烟丝外包装上盖有一个长方形红印,标明“万安苏聚和烟庄”和“研究精美、果益卫生”字样,中间是花卉图案,可以算得上是早期卷烟的商标。烟丝一般简易包装或散卖,遇节庆或顾客送礼、贺喜、利市,还需精致包装,在包装纸上盖上红印图记后出售。“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正好符合这样的需要,能够快速响应不同顾客需求,进行定制化加工处理,可以说是早期的“私人定制”。

“前店后坊”经营模式,展现着纵横四海的徽州商人的智慧,也体现了精益制造的理念。

新时代,伴随供需关系转变,消费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生产跟着市场走,企业才有更好的发展,正因如此,安徽中烟在发掘博大精深的徽烟文化同时,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中支)”和“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细支)”这两包新品应运而生。这两个新规格,富含徽烟底蕴和徽商智慧,在致敬徽商精神的同时,也述说着古徽州经典建筑的烟云。

“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再现徽烟历史,受到市场青睐 黄文明 图

包装设计上,“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注重挖掘徽州烟草历史文化和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提炼出徽州独特的文化和烟草的独一无二性。整个设计突出红方印烟庄,表现了徽州热闹繁荣的市集。弯曲纵深的小巷,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传承的是徽州独具特色的经商之道。同时盒型创新,更加表现了红方印既代表着一段历史,又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包装设计匠心独运,浓浓的徽州文化味跃然而上。

加工工艺上,“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突出新时代卷烟消费理念,烟支圆周相比正常规格要细,长度更长。既秉承“黄山”系列卷烟产品的传统,又大胆突破、创新。香气细腻柔雅,口感润泽回甜,最大程度凸显丰富的烟香层次。同时,“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极力保存百年徽烟传统工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产每一包卷烟。筛选进口烟叶并使用皖南上等“焦甜香”烟叶,结合生物发酵科技,彰显烟丝的上等品质。

“黄山(红方印)”自2012年上市以来,凭借良好的品质以及富有徽州文化底蕴、徽烟历史脉搏的特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推崇。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安徽中烟深谙此理。“黄山(红方印前店后坊)”既是向纵横四海的百年徽商致敬,对百年徽烟匠心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新的消费潮流的及时响应。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