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
商家投诉→ 广告售后处理 ←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1996年4月3日,在营口地区烟草系统工作会议上,厂长杜胜利同志给全国烟草系统劳模董海涛披红戴花。

1995年5月18日,是董海涛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天,他荣膺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这天,他年仅29岁。
 

董海涛是营口卷烟厂制丝车间的一名青年电工。他从小就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营口市辽南橡胶厂当上了一名电工,1989年转入营口卷烟厂一车间做电器维修工作。他刻苦学习,肯于钻研,很快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

始建于1909年的营口卷烟厂,进入90年代后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投资8000多万元,引进日本产的先进制丝生产线。该设备融光、机、电为一体,全部微机控制。为了使新线安装调试顺利进行,厂领导决定从各部门抽调一批技术骨干组成技改队伍,董海涛被荣幸地选中了。在这近百人的技改队伍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新老生产线的交替是引进制丝生产线的前期工程,而新老厂房电器设备的搬迁和重新布局,又是关系到新线安装能否如期完成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既缩短工期又节约资金呢?厂领导发动大家献计献策。董海涛经过几个昼夜的反复思考和设计,大胆地提出了一套施工方案,在技改可行性认定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开启了新线电器系统技改的第一步。仅此一项就为工厂节约资金40万元。

老的生产线如期搬迁之后,把新生产线的设备安稳地牵进厂房更是一场硬仗。领导安排董海涛给日本专家高桥当助手,整天跟在专家身后,拎工具箱,焊接电器接点。高桥对身边这个中国青年工人似乎不屑一顾,时常还流露出一种忧虑:中国人能否使用好这条先进生产线?高桥哪里知道,他身边的董海涛是来“偷学武艺”的。小董克服语言不通、技术资料不懂等困难,嘴勤、手勤、腿勤,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高桥每每蹲在电器安装现场,或调整电路,或操作仪表,董海涛都在一旁细心观察。工作间歇,董海涛趁别人去休息时,独自来到现场,在电器控制柜和操作台前认真研究,回忆日方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琢磨那上万个触点,千丝万缕的电路接头、成百上千个软件结构,消化吸收新的技术知识,有时竟忘了吃饭。

多少个夜晚人们在阖家欢聚,可董海涛仍然在现场工作。常常是人们已进入梦乡,他还在灯下不知疲倦地查阅技术资料,思考解决白天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带上技术资料,一个人到现场分析观察每条线路每个电器部件,发现难题就做个记号,有时间就向日本专家请教或查日汉词典。有人统计,董海涛查阅过的技术资料足有一米多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个月的刻苦钻研,他积累了厚厚一本实践经验材料,基本上掌握了微机自动软件调整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原理和方法,并能比较准确地回答日方技术人员提出的较深的理论问题,使日方专家十分惊讶,赢得了日方技术专家的高度评价和信赖。高桥欣喜地主动向他传授技术,在涉及研究解决技术方面问题时,日方人员都主动提出让董海涛参加。渐渐地,进口设备上电器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操作、维修等技术问题,一一被董海涛掌握了。

1992年8月,制丝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也是电器系统故障出现的高峰期,12个小时连两个叶组的生产都无法完成。此时,日方技术人员提出回国休假。电器故障频繁,无人能排除,一些曾到日本学习培训过的技术人员也解决不了难题,眼看生产受到影响,厂领导决定让董海涛挑起这个重担子。他二话没说,每天拎着检测仪器,挟着图纸资料,在约50公里长的电器线路上进行检查,逐个排除故障。新生产线好像故意捉弄人似的,有时设备刚启动十几分钟,却要停车1—2小时才能排除故障;有时设备开动后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又不能马上启动,忙得董海涛东奔西跑,应接不暇。为了使新线能早日正常运转,他干脆吃住在车间。有时调整电器软件程序要蹲在操作台前几小时,脚蹲麻木了,站起来活动几下,腰累酸了,躺在地上伸一伸,有时夜里困急了用冷水冲冲头,振作之后继续干。他白天跟班生产,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班后常常忙碌到午夜,有时为了解决难题一直干个通宵,终于使新线基本正常生产了。

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病倒了,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领导强迫送他回家休息。可他病倒的第二天电器控制系统又出现了毛病,几位师傅忙了半天也没修好。领导实在不忍心打扰他,可看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只好把董海涛接来。当时董海涛正瑟瑟发冷,他吃了两片药,强忍着翻心的呕吐和阵阵腹痛,立刻来到工厂,很快排除了故障。车间领导见他那憔悴的面容和疲惫的身体,催他回家多休息几天,可是他仍坚持在工作现场。经过董海涛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新调整的电器控制系统像被驯服的猛兽,由可怕变成了温顺,并终于实现了5个叶组的生产目标。当日本专家返厂时,惊讶地说:“这是个奇迹!连我们都很难把电器调整到这样好的状态。这条生产线希望在董先生。事实证明,我们过去对中国工人的认识是错误的。”

制丝车间主任杨树茂说:“建新线的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都被淡忘了,但董海涛的功绩我们永远忘不了。”

1991年12月,营口卷烟厂引进的制丝生产线一次验收合格,全部工程按计划顺利竣工。在竣工总结会上,日本专家说:“有董先生这样的中国工人,我们可以放心地回国!”
 

岁月悠悠。在新制丝线验收之后的两三年中,随着日本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撤走,安装新线的本厂同行的相继调离,董海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又学起了日文。短时间内,两大卷柜的中外文资料他熟读多遍,遇到问题或别人向他求教,他随用随取,运用自如。他把引进制丝生产线原设计中的电器控制系统的程序,按照生产的实际要求,重新编制、重新输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就连应邀来厂帮助解决计重器技术,从事电子研究的专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被他攻破了。他破除迷信,大胆实践,采用廉价的国产部件代替昂贵而又远水不解近渴的进口部件,不仅解决了难题,而且节约了资金。他用灵巧的双手挽救了多少次濒临停产的危机,在企业扭亏增盈的总体战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工厂制丝生产线的顶梁柱,专门攻克技术难点的“高手”。

有人说,没有董海涛,就没有营口卷烟厂新制丝生产线的今天。营口卷烟厂需要董海涛,董海涛也离不开卷烟厂。正是为了营口卷烟厂的发展,董海涛放弃了去清华、北大学习的机会,坚守在生产第一线,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本车间的同行。他利用业余时间就读于营口市电视大学,在自学的道路上深造着,奋斗着,向科学技术的高层次登攀。
 

如今,董海涛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制丝车间的电工班长。几年来,他连续被评为工厂生产标兵,去年荣获营口市“十佳青年工人”称号,今年又被评为营口市“自学成才标兵”。

董海涛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美好的篇章,但他并不满足。他说:“我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还很多,我只有不断学习,尽快充实自己,才能胜任工作。”

朴实无华的语言,体现了董海涛的崇高精神和人生追求。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浓笔重彩绘青春——记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营口卷烟厂青年电工董海涛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