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
商家投诉→ 广告售后处理 ←

贵州省烟草局“互联网+烟草农业”模式研究和应用

打通“互联网+烟草农业”的上中下游

新技术催生新模式,新模式引发新变革。

在烟草农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的新时代,对“互联网+烟草农业”模式的研究,既是围绕烟叶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的路径探索,也是以烟叶产业为先导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的有益尝试。

烟叶种植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和环节较多、产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导致长期以来烟叶生产过程与互联网思维技术融合深度不够,通常只停留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这一产业链下游阶段。

顺应发展趋势才能把握发展先机。2016年,贵州省局(公司)、贵州省烟草农业科学院合作立项《“互联网+烟草农业”模式研究和应用》,用互联网思维技术提升烟叶生产技术管理,旨在打通烟叶生产的上中下游,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该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集聚用户、信息直达、数据存储、多向互动方面的技术优势,以聚类链接、精简环节、精准分析、需求定制为目标对传统烟叶产业经营、管理、生产、服务实施改造升级,最终构建起集聚、精准、高效的新型互联网烟草农业,并荣获2019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积聚全用户  网尽全要素

围绕现代烟草农业作“互联网+”研究,首先要汇聚与烟草农业相关的全部生产信息,把用户、资源、产品等整合到统一平台之上,“网”尽全要素,才能真正走进“互联网+”的世界。

贵州烟草商业系统的研究始终围绕这一初衷。项目首次构建了一个全要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烟草农业产业新生态,将与烟草农业产业有关的用户、资源、产品等商业要素聚类链接至平台;通过“平台+移动应用”集聚烟农、烟技员、合作社、企业管理者等用户;通过“物联网+云”集聚种烟土地、设施、装备等生产资源;通过“二维码+云”集聚烟叶产品,最终构建起一个包含全要素的产业新生态。

在贵州省局(公司)层面,建设了1 个烟叶产业平台和1 个产业数据中心,将烟叶生产、流通、交易都纳入平台管理,针对烟农、合作社、烟技员、企业管理者4类用户分别开发移动应用APP,围绕传统烟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痛点,设计模块,构建机制,先后开展20项研究和应用探索。

如今在贵州烟区种烟是一个资源集约、创新高效的轻松过程。种烟前,烟技员和烟农登录APP程序录入信息、签订合同;种烟过程中,生产技术指导、农机使用维修、合作社专业服务等都在系统中有对应模块,实现线上“随叫”,线下“随到”;烟叶收购、调运、交付等全环节实行烟包标记,将烟农身份、烟区信息、等级重量等基础信息进行编码记录,实现原级成包;通过“平台+物联网”技术,实时记录和查询每件产品的动态信息;项目还建设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围绕支付业务和收款业务全面建立平台支持,通过聚接结算项目、线上制定方案、智能生成数据,减轻资金结算工作量,降低资金结算风险。

项目彻底解决了各烟区烟草公司碎片化管理、信息无法统一的问题,首次打通烟草农业全产业链条上商流、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线上线下“四流合一”实现了烟叶生产和管理的精准高效。

个性化模块  个性化服务

不仅解决共性问题,也要解决个性问题。项目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基本面上,而是边开发边完善,一举攻克诸多之前烟叶生产服务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难题。

据介绍,该项目共开发了5大共性功能模块与15项个性化功能模块,通过各功能模块的应用,促进烟草农业全方位转型升级。其中,烟叶订单合同平台化签订、资金支付共享中心、烟农信息自采集、专业化服务共享、烟农自画像等功能应用都属首次开发应用。

自采信息,网签合同,便捷高效。传统上,一般由烟技员录入烟农及种烟合同信息,效率低易出错;现在烟技员和烟农利用移动应用APP可以直接开展信息管理和合同签订工作。职业烟农在手机端采集和上传基础信息,平台汇总所有订单农户的合同资料和数据;签订合同时,烟技员主要负责信息审核工作,省去多个誊写录入环节。这项信息化技术将传统烟技员所负责的千亩烟田信息采集工作量逐层分解,将合同签订过程从12个环节减少到8个环节,且每个环节的操作较传统方式更加简便快捷。

农机服务,流动共享。传统烟草农机维修过程中,普遍存在维修成本高、保修响应不及时、服务评价缺失等问题,项目借鉴了共享模式,协调各家烟草农机厂家组建成立“贵州山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整合各农业装备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力量,探索“1+N”维修服务模式。“服务中心”构建一个统筹服务平台,线下配置N辆流动综合服务车,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统一维修服务,既减少售后服务的重复投入,又规范提升了维修服务水平。

 

通过开发共享平台,烟农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更加集约高效 /贵州省局(公司) 供图

专业化服务,集约高效。烟农合作社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保障,但有时因其服务范围窄、途间成本高、监督手段少让烟农颇感无奈。为破解这一难题,项目专门开发了专业化服务共享平台,一端将诸多散落于各村寨的种烟能手作为作业人员进行认证和统一管理,另一端整合起千家万户烟农分散的专业服务需求,通过促成两端在平台上的对接,实行就近专业化服务模式,减少途间来回费用,降低服务成本。

烟农自画像,赋能大数据。项目开发了烟农经营状况分析服务模块,收集每户烟农在合同、生产、收购、质检等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对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方便烟农直观查阅烟叶种植面积、交售总量、交售金额,了解自身经营短板,利用历史数据为烟农提供经营分析。

截至2018年,项目在贵州主产烟区推广种烟农户23万户,覆盖种植面积444万亩,烟叶累积销售1064万担。应用地区烟叶生产水平有效提升,烟叶质量稳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其他烟叶产区发展“互联网+烟草农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借鉴,为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