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
商家投诉→ 广告售后处理 ←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序言:

话说1937年7月7日,小日本狼子野心,精心策划了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腐败羸弱的国民政府失北平、丢上海、弃南京,陷武汉,节节败退,被迫迁都遥远的西南重镇重庆。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俗称“陪都”,大批军政机关、工厂、学校、公司内迁山城,刺激了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其中,手工卷烟厂和机制卷烟厂得到空前繁荣,最多时高达五百余家,诞生了不少于两千个卷烟牌号,演绎了战乱年代的烟草奇观。“陪都”重庆卷烟之所以异常“繁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战乱年代,民众大量涌入山城,且命悬一线,朝不保夕,精神“亚历山大”。吸烟虽是一种陋习,但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压力,稀释恐惧,因此,市场需求很大;二是当时卷烟的利润较高,且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有资金,购置一两台切丝机、卷烟机,招若干个工人,就可以很快地投入产出。故而以孔祥熙、宋子文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也趋之若鹜,纷纷建立烟厂牟利。上行下效,各路诸侯也纷纷建立烟厂,力求分得一杯羹。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岁月悠悠,大浪淘沙。“陪都”重庆卷烟牌号虽然众多,但是,留存下来的烟标却十分难见。为了逃避国民政府的高额抽税,许多烟厂钻法规漏洞,频频采取新出卷烟牌号等方式以避税,因此,昙花一现的牌号太多了。由于上市时间短暂,大多数牌号对应的烟标很快就消失了,故而难见庐山真面。少数留存下来的烟标,其文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然厚重,成为烟标收藏中的精品板块。丁哥悉心收藏并研究多年,首篇推出重庆“陪都”时期出品的“八百壮士”烟标,以飨读者。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丁哥收藏的“八百壮士”牌烟标。

1940年,长沙战事吃紧,大城烟厂从长沙落户重庆,至1952年底,先后推出了“十万青年”、“八百壮士”、“稳得福”、“白金”、“真善美”、“大京都”、“青年”、“壮士”、“新村”、“白塔”、“白光”等香烟。其中,尤以“八百壮士”最为知名。目前,就“八百壮士”留存于世的烟标来看大致有四个版本。较早版本为横版20支装,主图是国军匍匐在地射击日寇,背景为四行仓库。不久,推出了“八百壮士”竖版20支装,图案相同。后来,“八百壮士”推出了竖版20支装特种版,主图造型有变化,采用屏风构图,主角仍是国军匍匐射击的战争场景,在中间位置加了“特种”二字。此版还有一种小区别,在“特种”二字旁边添加了英文单词“Cnande”,作为防伪标识。

“八百壮士”卷烟巧用爱国情怀,讴歌了“八一三”事变中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谢晋元团的英勇事迹。该团四百余人,对外号称八百人,孤军奋战四昼夜,击退了日寇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击毙敌人200余人。“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被谱成同名歌曲、拍成同名电影和话剧等,激励了中国人同仇敌忾的斗志。“八百壮士”香烟在市面上销路很好,一些不法烟厂老板打起了坏主意,偷偷贴牌生产,一时李鬼招摇于世,严重损害了大城烟厂的利益。大城烟草公司赶紧打假,于是就有了上述的防伪版。为此,大城烟厂在报刊广告中还专门进行了打假说明。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重庆余超伦先生收藏的“八百壮士”牌烟标。

当年,大城烟厂非常重视报纸广告宣传,是《重庆新民报晚刊》、《陪都晚报》的大客户。据资料显示,“八百壮士”卷烟广告不下于20种,广告语都十分凝练上口,富有文化内涵,诸如“壮士高歌过市,万人空巷欢迎”、“烟中的旅劲,抗敌的铁军”、“名烟如爱侣,形影不相离”、“壮士人人崇拜,名烟处处欢迎”等。其中,有两则广告语巧妙化用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和《战国策》中的《易水歌》:“大风起兮旗飘扬,誉满山城兮永流芳”,“风萧萧兮蜀水寒,壮士威名兮震巴山”,别开生面。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陪都”重庆报纸上刊登的“八百壮士”香烟广告。

“八百壮士”牌香烟生产时间较长,故能在收藏圈里看见烟标真容。作为抗战文物级藏品,其价格不菲,至少在一万二千元以上。近20年来,在烟标收藏圈,“八百壮士”牌烟标先后交易过六七枚,基本都在实力玩家手中珍藏着。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