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
商家投诉→ 广告售后处理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烟叶生产情况回顾

火热的年代,难忘的日子。

1958年8月7日,毛主席冒着酷暑,风尘仆仆来到河南省许昌专区襄城县视察。顺着烟垄走进烟田,走过烟叶试验田,健步踏上田间路埂,手持草帽,举目四望,面对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的烟田,毛主席情不自禁地称赞:“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声“烟叶王国”的赞叹,在60多年前响彻八方,不仅给这个豫中小城带来无限荣耀,也造就那个年代“言烟叶必称河南”的辉煌,更给整个烟草产业巨大的鼓舞。

岁月流转,铭刻历史。让我们从一代伟人毛主席留在襄城烟区的足迹出发,共同追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烟叶生产情况——

时代呼唤 快速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饱受洋烟统治和压迫的卷烟业,正蓄势待发准备迎接这一巨变带来的新生。由于民族卷烟企业和民族品牌所受压制太深,以致偌大一个新中国,竟然没有一个自己的甲级高级民族卷烟品牌。

时代呼唤民族卷烟工业和品牌的崛起。“做中国人自己的最好卷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工业的期盼。

然而,深受战火纷飞和外国资本长期垄断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烤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我国烤烟种植面积仅6.08万公顷,总产量仅7万多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几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烟草产业的基础,烟叶保障,至关重要。解决原料问题,迫在眉睫。

为了恢复和发展烤烟生产,政府制定了“重点恢复老烟区,适当发展新烟区”的方针,并给予政策和物资上的扶持。

1950年,国家将烤烟生产纳入统一计划,实行统购统销,发放贷款,优先供应烟草生产所需的商品肥料、烤房所需的木材、煤炭等物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调动了烟农及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烟叶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52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恢复到290.7万亩,总产量增加到443万担,一举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1956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583.3万亩,产量增加到678万担,基本上扭转了高档卷烟原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随着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卷烟工业和外贸出口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49年全国卷烟产量为160万箱,1956年发展到291万箱,一度被“洋烟”垄断的卷烟市场很快被国产卷烟所取代。

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鲁、豫、皖为中心的黄淮烟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9%,产量占57%,是全国烤烟产量最大、质量较好的产区;其次是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的西南烟区,面积占全国的28%;第三位是辽宁和吉林,面积占全国的8%。

在这一轮烟叶生产发展的热潮中,烟叶种植面积、烟叶产量约占全国近6成的黄淮烟区,可谓风光无两,其中河南省无疑最为突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烟叶产区。图为1958年毛泽东视察许昌时与烟叶生产技术人员交流 /本刊资料

尤其是在毛主席视察襄城“烟叶王国”的1958年,河南烟叶收购量达到217万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1/3。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河南烟叶产量连续三十余年雄居全国之首,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云南超过。

生产探索 提升质量

“中国烤烟在河南,襄城烟叶甲河南”。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烟草专家张逸宾就在报刊上发文,如此介绍河南烟区。作为我国烤烟种植的起源地之一,许昌襄城试种烤烟历史由来已久,所产烟叶品质,为全国之冠。

一方面,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烤烟生产的理想之地。地处北纬35°左右,与盛产烤烟的美国弗吉尼亚州同属“世界优质烟草带”,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烟叶生长。居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素以交通便利、贯通南北而著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尤其富产烤烟所必需的煤炭资源,是发展烤烟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双适宜区。

由此,造就了烟叶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油润丰满、吸味醇和的优良品质,使得黄淮烟区最早被国家确定为高档卷烟的重要原料基地。烟叶供应全国26个省区市的139家卷烟厂,是全国大型卷烟厂知名品牌的主要原料之一,为新中国卷烟工业的成长壮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生产探索中,许昌襄城县总结出了“乔庄经验”“王洛经验”,又创造了留“二茬烟”“环剥促芽”、科学炕烟、建造标准炕房和节能炕房,绘制炕烟图表,制定烤烟技术规范。

在原料紧缺的年代里,这些技术由河南许昌烟区向全国各产区推广,极大促进了我国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种植技术逐步在西南烟区推广,不仅改变了当地烟叶生产的面貌,也显著提升了烟叶质量。

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1953年,在河南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玉溪江川、弥勒虹溪两个产区的烟叶,被与会行业代表打出了108分的最高分,摘取了“中国烤烟质量第一”的桂冠,为西南烟叶发展竖起了新的里程碑。

虽然种植规模与产量上,西南烟区尚无法与当时的“老大哥”黄淮烟区相比,但其典范的清香特色日益彰显。经过数年发展,用西南烟区烟叶制作的卷烟,具有“色泽金黄、油润丰满、香气浓郁、劲头适中、吃味醇和、余味舒适”的风格,愈来愈受到国内卷烟企业的重视。

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重产轻质的影响,全国烤烟种植数量几起几落,烟叶质量整体上大幅下降,品种不一、等级混乱、生产无序情况突出,烤烟外观品质与内在质量偏离较大。

几经起落 曲折前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回音声声在耳。

踏着时代浪花,烟草产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经历了许多风雨磨难。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烟叶生产几度起落,走过了一条颇为曲折的荆棘之路。

在“大跃进”和3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浮夸风”在整个农业生产领域泛滥,传统的生产技术被抛弃,一些合理的植烟技术规范得不到贯彻执行,加之在经营管理方面比较混乱,致使烟叶生产急剧下降。1961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下降到221.25万亩,产量下降到9.6万吨。

1963年12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烟叶增产会议,加强了对烟叶生产的领导,改进了烟叶收购和奖励办法。随着1963年、1964年分别成立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和试办烟草托拉斯,彼时,烟叶种植又出现了新的趋势。1967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610.95万亩,总产量猛增到56.7万吨。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动乱的局势快速波及整个经济领域,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烟草产业概莫能外。烟草生产管理机构多数遭到破坏,烟草托拉斯被批判为“条条专政”而被解散,一些合理的烟草奖售政策和措施被批判为“利润挂帅”“物质刺激”而被取消。

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经济作物,严重挫伤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1970年烤烟种植面积下降到436.95万亩,总产量下降到39.3万吨。

烤烟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加大了供需矛盾。20世纪70年代,国家又重新公布了一些扶持烟叶生产的政策,在1973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实行农副产品统一奖售办法的通知中,规定收购50公斤烤烟或晒烟,奖售化肥10公斤。有些烟区还增加了地方的奖售办法,如奖售粮食、布票、饼肥、木材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执行,烟草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曲折中前行,在奋进中崛起。直到1978年,全国烤烟面积增加到919.2万亩,总产量增加到105.2万吨。至此,中国烟草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烟草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起伏不定,整体烟叶质量低而不稳。归根结底,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多变则是主要原因。

随着1982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1983年8月,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例》,从烟草的良种推广、科学种植、田间管理、验级收购一直到加工和烟制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由烟草公司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头领导、产供销三者脱节的弊病,使烟叶生产终于走上了正常有序的发展轨道。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本站为交流学习站点,所有发布的信息只供参考,不欢迎未成年人浏览。